多级轨道一体化发展 | 深城交牵头编制的新一轮南昌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顺利完成

日前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深城交”)

牵头编制的

《南昌市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50)》

(以下简称《规划》)

顺利完成

 
《规划》相关工作自2015年开启,经过多轮次的专家咨询和评审会,并通过了市规委会及住建厅审查,期间征求了各区县和相关部门意见,组织了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开展专题座谈会,历经数年打磨后最终形成本次成果。

 

《规划》以交通强国、大南昌都市圈、强省会等战略为指引,与在编国土空间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相协同,着力推动轨道交通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区域轨道协同向进一步融合发展转变,由追求规模向更加注重服务转变,由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规划》基于“整合资源、完善层级、构建骨架、增加密度、综合开发”的策略,按照“空间结构契合、交通走廊耦合、用地布局协调、交通枢纽支撑、公共设施覆盖”的思路,构筑一个“区域一体、高效可达、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亮点

 

 

1、实现区域范围内各层级轨道的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与高铁、普铁、城际铁、市域(郊)铁等各级铁路网的融合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多网融合、互联互通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实现“30/60”的发展目标,即30分钟城区可达,60分钟大南昌都市圈可达。

 

2、首次提出在南昌建设“轨道环线”和“轨道快线”,提高轨网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本次规划首次将“轨道环线”引入南昌,形成了“环+射”的网络结构,串联各行政中心和片区中心,促进各区的联系和发展,同时环线几乎与其他所有线路均能形成换乘枢纽,支撑各片区中心的打造,也大大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给市民的出行提供更高效和更灵活的选择。本次规划还首次提出在南昌建设3条“轨道快线”,最高时速可达120Km/h,将大大提高地铁服务的时效,助力“30分钟城区可达”的目标实现。

“环+射”轨道网络结构概念图

3、以车辆基地为抓手落实TOD战略,避免城市伤疤,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轨道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规划转变了此前粗放的发展方式,对车辆基地的规模做了适当控制,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在车辆基地的选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考虑高价值的用地,也注重轨道站点对车辆基地的服务,促进车辆基地的上盖开发;最后还提出了TOD发展要点,包括:合理确定发展范围、合理安排用地强度与混合度、关注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交通设施精细化设计等。

TOD开发示例图

4、以数据为驱动,以工程为落脚,多专题研究支撑轨网布局

本次规划以南昌大数据平台和4轮居民出行调查为支撑,开展了客流预测专题报告研究,实现了对不同空间粒度下人口、岗位、职住空间分布、人员出行特征的分析和掌握,进而支撑轨道线网布局,保障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保障工程落实,本次规划还专门开展了地质水文、文物古迹、重难点工程等专题报告研究,获得了规划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

南昌大数据平台数据展示图

文物古迹专题展示图

 

深城交江西分院于2010年设立,是南昌市最主要的交通专业咨询机构之一。十余年来,持续贴身服务南昌及周边城市交通建设,关注居民多样化的活动链特征和出行诉求,编制了南昌交通规划体系的主干《南昌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同步开展)和《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根据“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原则,指导南昌市骨干路网科学建设,锚固了“十纵十横”城市骨架路网。近年来,南昌市整体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持续向好,2021年交通健康指数(高德)位列中部6大省会城市第1名。此外,深城交还积极开展各层次专项交通规划及研究近100项,推动南昌市城市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除深圳、南昌外,深城交在东莞、成都、兰州等国内数十个城市开展了交通规划研究工作。未来,深城交将持续关注并开展不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交通出行变化趋势研究,以“让交通与城市更美好”为使命,探索交通大数据与城市交通治理的前沿趋势,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