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龙华总部大楼迎来由福田区教育局和南方都市报共同组织的“最潮中国观•福田少年行”智慧交通调研团,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暨深城交“童心筑梦•小小智慧交通运营师”主题党日活动成功举办。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盟、深城交董事会秘书徐惠农出席了此次活动。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西交利物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荔园外国语小学、红岭实验小学这四所学校的师生,在深城交行业专家的悉心引领下,实地走访调研,为深圳建设智慧交通先锋城市贡献少年智慧,提出独特的少年方案。
福田中心区智慧街区观摩
活动的第一站,在深城交智慧设计院交通工程师杨肇琛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金田路与福华一路交界点处的 “智慧路口”。为满足重点路口的管控需求,这里运用了先进的 “云 — 边 —端” 技术架构,精心选取 37 个路口,打造了具备全息感知能力的智慧路口设施以及在线仿真云控平台。
在“端”点,依据路口的不同交通特性,分别配置了视频 AI、多目标雷达、红外检测器等端侧设备,精准实现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全方位感知。而在 “边缘” 域,每个路口都配备了 “边缘计算节点”,也就是综合数据仓,能够实现路口级的数据汇聚与控制参数的边缘运算。最为亮眼的是在 “云” 层,深城交开发出行业内领先的在线仿真信号控制平台,成功实现路网级的控制策略及参数的精准决策。
针对主要道路的服务需求,秉持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多功能智能杆应运而生。这些智能杆集成了视频、气象监测、噪声监测、信息屏、应急广播等多种智能设备。同时,配套建设的公共供配电系统、光缆宽带网络,为 5G 物联网、车联网的后续扩展应用筑牢根基,有效避免了道路的多次开挖,既节省资源,又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干扰。
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研学
随后,同学们抵达深城交总部。在这里,深城交市场总监李海南热情地为学子们介绍了 TransPaaS平台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成功应用。截至 2023 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 1766 万,机动车保有量高达 426 万,新能源车保有量也有 108 万。不仅如此,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 204 条,建成低空起降点 249 个,载货无人机飞行量更是达到 61 万架次。在汽车密度方面,深圳每公里的汽车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在低空飞行规模上,同样独占鳌头。
当前,中国各大城市普遍步入复杂交通管理的新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庞大、交通网络运行复杂、交通拥堵加剧等诸多严峻挑战。而 TransPaaS 平台,正是深城交历经多年,在城市交通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一体化交通调控的系统性复杂场景下,不断探索、积累、实践的智慧结晶。它融合了云网一体、多维物联感知、交通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出面向无人化、智能化、网联化、跨网协同的新一代自主式智慧交通数字底座,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智慧交通运营师科普课堂
而面对愈发复杂的城市交通状况,智慧交通运营师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深城交深圳数科工程师陈修远耐心地为师生们解答。他强调,一名优秀的智慧交通运营师,必须深入了解城市海量出行需求与交通系统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明晰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向,同时协助政府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对交通运行进行精准干预,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规划建设、高效调控管控,最终达成城市运转更加顺畅高效、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美好愿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福田少年们虽然年纪尚幼,却已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他们的建议,有的着眼于当下交通难题的解决,有的则为未来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问题未雨绸缪。这些充满创意的想法,既是少年智慧的闪烁,也为深圳智慧交通的持续发展勾勒出别样的蓝图。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福田区教育局表示,这是福田区第九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是今年授予的第一个。在深城交,学生们可以现场参观和感受智慧交通技术的魅力,直观地了解到智慧交通运营师如何运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巧妙解决城市空间治理、政策调控、运营服务等环节的关键问题,以及大数据怎样为交通优化提供有力支撑,这些宝贵的实践体验,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完全实现的。
深城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通过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彰显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战略视野。未来,深城交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知识的殿堂,为深圳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助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