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12日,以“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 2025)在苏州举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深度参与大会,并协办“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发展论坛”及“人工智能与交通融合应用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向全球分享交通前沿领域的“深圳智慧”与创新实践。

01

本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共同主办,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交通运输领域众多院士专家、行业管理者、顶尖企业代表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襄盛举,围绕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探索与实践展开研讨。

大会聚焦可持续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的新需求,设置了4场主题论坛和12场专题论坛,围绕前沿领域,集中展示前沿科技进展,突出科技创新、学科交叉与创新引领。


深耕低空经济,探索城市交通新范式

02

在“低空经济赋能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上,深城交副总经理黎曦发表主旨演讲《低空经济在城市交通的产业发展路径-深圳探索与实践》。他指出,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已率先探索低空经济,连续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目前,深圳拥有近2000家低空链上企业,无人机产值占全国62%,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份额。深圳正全力打造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和解决方案供给中心,提升产业硬核竞争力。

同时,深圳积极构建高质量低空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建成1200个以上起降点,开通1000条以上商业航线,推动低空物流、消防、救援等新业态发展。通过政策标准、空间数字、设施智能、管服自主和跨域融合等多维度创新,深圳致力于构建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支撑超1300亿产业规模和超200万架次飞行需求,争创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引领AI+交通,构建科学计算“超级大脑”

03

在“人工智能与交通融合应用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上,深城交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吕剑深入剖析了交通行业在跨领域认知、非常态预测及系统自主化等方面的挑战,并介绍了深城交创新研发的交通科学计算大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多模态智能问答、跨领域融合推演、可解释性推理、非常态精准预测、多场景方案生成等核心能力。

这一大模型已在实际场景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节假日交通预测与管控、深圳市地铁客流预测与调度优化、基础设施智能巡检养护决策支持、新建园区/枢纽/道路规划方案推演评估等,为行业大模型的构建与落地探索出可行路径。

通过协办并深度参与大会两大前沿技术论坛,深城交充分展现了在低空经济和AI大模型领域的技术积淀、战略布局与创新能力,彰显了“深圳智慧”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参与全球交通科技合作的决心与实力。从探索低空立体交通新形态,到打造驱动智慧升级的“超级大脑”,深城交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交通运输体系向更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