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 非常规交通微创新措施在中小城市的有序推广应用实践 —— 以佛山南海区为例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机动化进程显著加快,高速增长的机动化出行需求与狭窄的道路设施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愈加激烈。由于中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在道路设施、管理和市民组成上的天生差距,此种状况对于经济相对发达、但发展粗放的中小城市更为显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交通治理工作的开展已然刻不容缓。本文以《南海区交通治理技术平台(2017-2020年)》项目为依托,详述几项非常规交通微创新措施在佛山市南海区的应用方案及情况,并以桂澜路-佛平路路口直行待行的实施为例,从设施、宣传、管理等多角度提出“创新而不失亲民”的保障工作,有序推广非常规交通微创新措施在中小城市的应用,为其他城市的交通治理新措施属地化实施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01 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特征

 

对于一些工业实力基础雄厚的中小城市而言,其经济发展水平更加发达,直追部分一二线城市,其除了具备一般中小城市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管理粗放、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规及安全意识薄弱等普遍存在问题之外,其居民出行私有机动化水平更高,优质的发展、生活、休闲资源高度集中于有限的城市核心发展区,核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由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资源影响,使得核心区域用地高度开发,土地利用开发成本骤增,可用空间资源更加有限,如何有效治理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借道左转、潮汐车道、待行区等非常规的交通微创新措施是近年来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城市用地高度紧张的老旧中心城区。“以外科手术刀精准治疗城市拥堵症结”、“以绣花的功夫塑造城市新形象”是交通微创新的新名片。其具有工程量小、周期短、见效快、对正常交通流运行影响小、“花小钱办大事”的优势。交通微创新措施本质上对道路的时空资源的重优化配置,其交通运行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常规交通规则的突破,驾驶员首次接触时可能出现“不知道怎么走?”、“不知道是什么,不敢走?”、“是不是走错了?”等问题,因此在路口处出行一些异常停车或违章等行为,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致使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效果,造成交通管理部门及驾驶员的不良感官,无法有效推广使用。

 

目前深圳、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对交通微创新措施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并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其他的城市尚且还是处于试探阶段。对于中小城市来说,由于城市经济及文化特征影响,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出行者安全意识、交规意识较弱,对于城市新治理观念认知不足。针对此类城市的交通拥堵治理,如何能够让市民能够浅显易懂的理解交通治理新措施的本质、意义以及可以带来的价值,轻松明晰新措施下的运行规则,做到“会走”、“敢走”、“愿意走”、“乐于走”,切实发挥功效,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下面佛山市南海区为例,阐述交通微创新措施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并重点以一项直行待行实施过程中,在设施、管理和宣传方面的保障工作为例,对如何有序、有效地推进非常规的交通治理新措施的属地化落地实施进行探讨。

 

 

02 交通治理新措施在南海区交通治理的应用案例

 

 

2.1 南海区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概况

 

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广州市,为全国工业百强区县第二,形成了以纺织、汽车、机械装备、家用电器、五金、有色金属加工等为主的产业体系。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303万人,GDP产值317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746亿元,占比55%,从业人员占比70%,工业为主要产业。

 
图片
 
图1 南海区2019年三大产业经济量(左)及从业人员(右)结构图
 

2019年年末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111.33万辆,年均增长率9.8%,私人小汽车92.99万辆,增长率9.4%,机动车出行需求高。目前,该城市处于城市轨道、道路大基建时期,施工占道多,基于240亿条全年度公交、出租GPS数据监控分析,该区中心城区年度高峰期平均车速24.6 km/h,核心区高峰期平均车速18.6 km/h,长期低于全国城市拥堵20km/h的低限值,城市交通拥堵态势严峻,继续开展治理工作。

 
图片
 
图2 高峰期南海区平均车速分布情况

 

2017年,我中心受佛山市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委托,针对南海区中心城区开展为期3年的综合性交通治理工作,重点针对42个南海区中心城区拥堵问题突出的“点、线、面”开展交通治理改善方案编制和项目落地跟踪和评估优化工作。

 
图片
 
图3 南海区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重点“点、线、面”项目分布

 

 

2.2 交通微创新措施应用案例

 

针对南海区一批拥堵问题突出的节点,借助南海区公交和出租车运行数据从宏观层面把握点线面项目交通拥堵状况分布特征,再以无人机调查和现场踏勘为补充,分析交通拥堵机理,准确把握拥堵致因,引入了一系列的微创新措施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南海区的重点拥堵节点主要集中于城市南北向的南海大道、桂澜路2条主干道与其沿线东西向主干道相交节点的拥堵,交通微创新挖潜治理工作过围绕其展开,主要包括:南海大道-海五路路口、桂澜路-佛平路路口、桂澜路-南桂路路口等。

 

2.2.1 南海大道-海五路路口借道左转、潮汐车道
 

区位:为南海区中心城区和千灯湖片区北大门,承担中心城区对外的的通过、转换功能;

 

问题:早、晚高峰期路口交通量高达7800pcu/h,北进口高峰期排队长度大道750m,接近桂江立交,其中左转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左转车辆占用直行车道排队,降低北进口通行效率10%~20%。西进口早高峰过饱和,排队长,对出口方向的流量比为西进口:西出口=3:1,潮汐特征明显,道路交通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措施:北进口引入佛山市首个借道左转(7:00-20:00,出于安全考虑,夜间停用),西进口引入首个潮汐车道(早高峰7:00-9:00)。充分发挥微创新措施的优势,挖潜道路节点时空资源,提升节点通行能力。

 
图片
 
图4 以借道左转(左)、潮汐车道(右)为核心的综合改善措施

 

 

2.2.2 桂澜路-佛平路路口直行待行
 

区位:位于桂城中心核心区,节点处佛平路主线桥梁上跨,地面辅道与桂澜路十字信号灯控。

 

问题:桥底路口空间5000m2,高峰期路口整体饱和度1.1~1.3,南、北进口直行方向通行能力严重不足,高峰期排队超400m,有溢出至上游路口的隐患。

 

措施:以南、北进口各增设3条直行待行车道为核心的交通综合治理措施。

图片
 
图5 以直行待行为核心的综合改善措施

 

 

2.2.3 桂澜路-南桂路路口外侧左转
 

区位:位于桂城核心区,佛平路南侧,主-主相交;

 

问题:北进口辅道左转需求高,左转车流短距离换道,大量主、辅车流交织,致使路口北进口交通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低下,常溢出至桂澜路-佛平路口。

 

措施:综合制定了以北进口增设外侧左转车道为核心的综合的交通综合治理措施。

 
图片
 
图6 以外侧左转为核心的综合改善措施

 

 

03 非常规交通微创新措施的有序推广实施保障

 

由于交通微创新措施的交通运行规则相交于常规交通法规突破,为了能够让驾驶员快速熟悉新措施的运行规则,保证交通微创新措施的顺利有效实施,需结合属地的驾驶员出行习惯和管理特征,从细节上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下面以桂澜路-佛平路路口直行待行为例,介绍从设施、管理及宣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措施,推进具体实施。

 

3.1 设施上:清晰易懂化

 

结合属地特征,除采用远、近灯结合的手段之外,设计专属“红黄绿三色+文字指引LED显示屏”,配套专属运行规则:“LED显示屏红色在停车线后停,黄色进入待行区停,绿色通过路口”,清晰易懂的设施配合浅显易懂的口诀,让首次接触驾驶员也能够轻易的懂得直行待行区运行规则,有序无误的运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 三色+文字LED待行区指示牌
 

 

3.2 宣传上:循序渐进,多时段、多手段的全领域宣传覆盖

 

宣传工作分三个时段开展:

 

①公众知悉阶段——开通前一个月,通过政府权威发布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等媒体发布新闻,阐明新措施的实施消息、原因及原理;

 

②公众渐知阶段——开通前1~2周时间内,将新措施运行规则编撰成为“易记、易懂、易用”的口诀,采用电台、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手段发布新措施运行指引,让公众对新措施的运行规则了解;

 

③公众深知阶段——开通前3天内,借助各种媒体手段,连续、定时轮番播放新措施运行指引,让新措施深入人心。

 
图片
 
图8 实施宣传保障知悉(左)、渐知(中)、熟知(右)

 

 

3.3 管理上:全方位现场的专业引导
 

开通新措施的现场,配备专业交警、协警于各关键点位,管理及指引驾驶员,包括指引“何时走?”、“走哪里?”、“怎么走?”、“什么时候停?”等,全方位指引需持续2周或以上,让新措施运行规则深入人心。

 

3.4 后期跟踪评估优化
 

实施完成后,由专业人士开展持续一周的交通运行监控,评估新措施实施效果,识别并解决新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补充优化,使得实施更加高效有序。

 

 

04 非常规微创新措施实施成效

 

通过南海区各方的努力,南海大道-海五路口等一批交通微创新措施在南海区的应用落地。实施后,南海大道-海五路路口的借道左转提升路口北进口通行能力23.5%,潮汐车道提升西进口通行能力11.5%,路口整体通行能力提升17.9%;桂澜路-佛平路路口直行待行提升原最拥堵的北进口通行能力25%,提升整个路口通行效率8.0%;桂澜路-南桂路路口外侧左转提升了北进口通行能力11.7%。总的来说,通过一系列的交通微创新应用实施,提升了应用节点10%以上的通行效率,取得了“点上出彩、线上开花、面上结果”效果。

 

许国副市长、区长顾耀辉、副区长黄颂华等市区两级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南海中心小学、南海大道-海五路路口的交通治理现场,予以高度肯定,人民日报以“绣花治堵”为题对南海区综治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并给予高度赞扬。南海治堵模式成为全市推广的标杆工程。

 
图片
 
图9 人民日报:佛山南海:以“绣花”功夫治交通拥堵难题

 

此外,在南海区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中,还重点针对灯湖小学、南海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了专项交通治理工作。实施后,南海中心小学高峰期学校周边道路通过交通量提升30%、拥堵时长减少42%、通过拥堵路段时长缩短23%,总体上取得了“一升两降”的好效果;南海实验小学周边道路拥堵车速提升20%;灯湖小学和桂城中心小学拥堵时段缩短40%,通过拥堵路段效率提升1倍,基本消除违停影响问题。

 

总体上,通过一系列的拥堵节点和学校周边区域的治理工作,南海区3年来在小汽车较2016年新增24万辆、地铁2、3号线以及一环高速化改造全面施工的情况下,2019年全区小汽车高峰车速为28.5km/h,比2017年提升8.8%,中心城区高峰车速24.1km/h,比2017年提升5.2%,比佛山市中心城区高约6.2%。整体上保持我区高峰交通的平稳运行。

 
图片
 
图10 南海区3年来的高峰期运行车速

 

 

总结
 

通过在中小城市南海区几个非常规交通治理微创新措施的落地实施工作的参与,针对新措施的属地化应用有以下几点思考感悟:

 

(1)科学详实的交通大数据剖析城市交通拥堵致因,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力工具。充分深入的大数据分析可详细把控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及城市拥堵形态,宏观、微观的交通数据蓝图把控城市治理源头,精准施策,高效治理城市拥堵。

 

(2)清晰易懂,有特色的创新保障设施及管理规则,更容易指引市民熟用新措施。结合属地市民出行特征,从设施上建立更加精细、符合属地驾驶员群体驾驶习惯特色的保障设施;从交通管理规则上,建立更加清晰、简单、易懂的指引系统,配备专业且齐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措施,使得驾驶员可以“流程式”的理解、操作和熟悉新措施,发挥新措施效用。

 

(3)无死角的全领域宣传,完善的现场交通管理保障,连续的后期优化保障可提升创新事务的有效转化。覆盖全方式、全时段的实施措施宣传,大量的现场协管指引人员,连续的后期专业跟踪优化保障,使得公众对新措施的实施由“听说”、“渐知”、“熟知”到“熟用”,循序渐进,日趋佳境,更好的处境新事物的有效实施转化。

 

总体上来说,非常规交通微创新措施在中小城市的属地化应用,当以详实的交通大数据为支撑,以创新且不失亲民的交通设施及管理规则抓手,以全方位的宣传、现场管理及后期保障助力,全面促进新措施在新城市的扎根,使得“创新文化”与“地方水土文化”融合,推进城市交通治理打造,为其他城市的交通治理新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思路。

 
 
 

深城交致力于城市交通治理综合提升,以深圳为试点立足典范,深度发挥微创新措施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形成了一套集合了“规划+方案+设计+实施”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先后推广于佛山、东莞、南昌、湛江等城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通过深城交近20余年以来在大数据、模型研发和新事物探索等方面的成果不断积累升级,对标交通强国“四个一流”的建设标准要求,适应新时代城市治理要求的提升,未来将进一步集聚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数据治理、基层赋能和场景示范等方面,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升级,形成全球城市精细化、智慧化城市交通治理典范,为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样板。展望未来,深城交将坚持以“让交通与城市更美好”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营造更加畅顺、和谐、美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樊攀, 乌梦达. 绣花功夫治小巷:北京街巷长"编织"城市新面貌[J]. 中州建设, 2018(1):65-66.

[2]孙烨垚, 于丰泉, 黄朝阳. 谈面向交通安全的街道精细化综合设计[C]//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3]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佛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2020.

[4]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南海区交通综合治理技术平台年度汇编报告(2018-2019年度)[R].深圳: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19.

 

 

佛山、珠海分院

撰写:刘 敏、赵 磊、刘祥峰、张振华

审核:刘祥峰

审定:赵 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