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青岛举办,深城交首次发布新一代低空智能融合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6月26日-29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成功举办,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主持开幕式。大会围绕“变革中的新交通”这一主题,通过平行论坛、成果发布、专项活动等形式,深入探讨交流相关学术、技术及国际合作等话题,为变革中的新交通献计献策。已成功举办过七届的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在国际、国内交通运输领域享有盛誉。今年,大会首次由6个国家级权威学术机构共同主办,学术性、引领性和前瞻性,成为大会最为鲜明的特色。

本次大会期间举办的平行论坛中,6月27日上午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主办的“新一代低空和城市自主式交通系统”平行论坛备受关注,会场人头攒动。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词。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的转化,低空经济未来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智能计算等技术的加持下,低空经济正在悄然改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低空+物流”、“低空+治理”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城市交通体系即将迎来变革新纪元。论坛以低空为重要切入口,探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现代通信等新型技术与城市交通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向全空间、多模式、自主式、全无人的新一代城市自主式交通系统发展。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为会议致辞,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器适航研究所所长刘薇薇、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俊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低空物流部部长华明壮等6位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深城交林涛董事长和田锋副总经理分别在会上以“深圳市新一代空天地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探索实践”“深圳建设低空经济中心的思考与探索”为题进行了分享,深城交副总经理邵源作为代表,发布了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平台,并首次对外发布新一代低空智能融合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深城交分享深圳市新一代空天地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探索实践

 

深城交董事长林涛表示,当前低空经济正从飞行试验期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期迈进,新一代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将以新载具和新设施为载体,呈现系统数字化、设施智能化、跨域融合化、运行自主化“四化”特征。深圳聚焦“四化”,率先在全球领先的数字孪生底座、城市级低空智能融合平台、“感存算网控”空天地一体化云网资源、电力充储放一张网、低空垂直立体管控、车路云一体化管控和多模式交通综合调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并持续推进全空间、多模式、自主式的新一代空天地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林涛董事长表示,低空经济是未来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引擎,为交通模式变革和新质产业经济升级提供了无限可能。

 

深城交发布新一代

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平台

 

深城交副总经理邵源表示,TransPaaS是深城交研发的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实现了架构的全新进化,基于统一数字孪生底座,面向效率、安全、经济、绿色构建了四大基础引擎,服务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养护、服务全链条业务,全面支撑新基建、新治理、新公交、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应用场景。TransPaaS在集成庞大的交通主数据、主题和专题库基础上,构建了全要素动静态数字孪生体资产库,包括基础设施5万静态孪生体,感知设备50万静态及300万动态孪生体,运载工具500万动静态孪生体,为实现交通数字孪生以数映实、以数预实、以数控实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TransPaaS覆盖了交通全业务场景,包括空天地海隧全空间场景,城市交通运行管控和综合枢纽分析研判核心场景,以及水务气象环保能源强相关行业。TransPaaS为交通全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客户包括发改、工务署、交通局、交警局等政府部门,机场、高速、轨道、公交、低空等运营企业,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养护、监测等工程技术企业,交通能源企业和相关合作伙伴,以及广大出行市民。

 

深城交首次发布新一代

低空智能融合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论坛上,深城交副总经理邵源作为代表,首次发布以低空智能融合平台为核心,以3大类低空融合新基建为支撑的“1+3”新一代低空智能融合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研发的低空智能融合平台(SILAS),将为用户提供低空空域和飞行活动数字化管理能力,支撑全空域、全要素、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新一代低空智慧枢纽,通过立体空间复合共享,激活和重构城市枢纽体系,支撑天空之城打造。新一代低空及全空间无人系统测试场将为企业提供多制式、多场景的检验检测、适航审定、应用测试服务,提升区域低空产业服务吸引力。新一代产业集聚区将通过产业图谱、产业政策、应用场景打造、产业空间及低空基础设施布局方案、产业园区建设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协助各地低空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论坛精彩回顾

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李健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

 

李健副局长聚焦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首先介绍了发展低空这一新质生产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上,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是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并提出分别从树立安全观念、优先顶层设计、加快空域改革、推行UAM试点、完善低空标准、加快基础设施保障和拓展公众场景7个方面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实现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弯道超车,为我国实现交通强国梦添砖加瓦,努力创造属于中国低空产业的新时代。

 

城市空中交通及其新型基础设施低空公共航路研究综述

廖小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

 

廖小罕主任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再次催生了诸多对于在城市低空空域进行城市空中交通(UAM)商业化运输的关注。城市低空空域环境复杂,商业化场景下城市空中交通流量密度大,载运工具规格不统一。低空公共航路作为UAM 的新型基础设施,是UAM 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UAM 所需配备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控模式以及低空公共航路的规划方法等问题尚无统一定论。针对以上问题,梳理了UAM 与低空公共航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基于低空公共航路的UAM 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一种UAM 运营管理框架,就相关行政部门在城市空中交通发展中可能承担的职责提出了建议和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低空共航路的构建方法,UAM 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及落实建议,以期对UAM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所裨益。

 

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探讨

华明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低空物流部部长

 

华明壮部长表示,城市低空是一种宝贵资源,是无人机末端配送、交通出行等飞行活动的主要空间,也是低空经济最重要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面交通拥堵加剧、地下空间开发有限,开发低空资源、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成为世界航空界和交通界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城市空中交通是以垂直起降、点对点运输为主的全新交通系统,具有立体性、融合性、区域性、广泛性特点。本报告以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为主题,结合无人机、飞行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及5G通信、北斗导航、精密雷达等新技术应用,围绕低空空域数字管理、航路航线精细划设、飞行流量智能监控、安全风险主动管控等关键技术展开,重点介绍城市空管系统研发进展与实践应用,提出构建安全、经济、高效、绿色、规范的智慧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及装备,催生城市空中交通新兴产业生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建设低空经济中心的思考与探索

田锋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田锋副总经理表示,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巨大,深圳作为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先行者,在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方面重点推动五大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推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四张网”建设;三是以外请内联为抓手,打造低空军地民协同管理创新示范;四是以政策法规为突破,优化低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五是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商业应用示范。

 

低空经济时代的无人机适航管理

刘薇薇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器适航研究所所长

 

刘薇薇所长表示,在低空经济时代背景下,包括低空经济的定义和来源、重点产品、涉及领域、各级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我国无人机适航管理现状,包括法律法规解读、标准框架、审定实践分享等,以及对于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如何应对低空经济时代爆发式增长的无人机制造业对适航审定的需求。

 

高速公路无人机智能巡检解决方案

曾俊铖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俊铖总经理表示,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等战略部署,福建高速集团全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应用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高速公路无人机组网管控与航路布局、无人机巡航下的道路目标智能识别、高墩大跨桥梁病害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了高速公路无人机组网遥感智能巡检系统,构建无人机高速公路智能巡检网络,实现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巡检的全流程自动化应用,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巡检网络的感知能力、运维水平和应急能力,构建“全时全域、高频迅捷、降本增效、一网多能”的新型巡检模式,解决传统人工巡检时效性不高、安全风险较大、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返回列表